導讀:智能語音識別已經基本成為了智能電視的標配,可以說是沒有智能語音識別的彩電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智能電視。
2017年,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謂熱極一時,智能語音識別作為人工智能中重要的一部分,更是掀起了不小的波瀾。尤其是在彩電行業,智能語音識別基本成為了智能電視的標配,可以說是沒有智能語音識別的彩電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智能電視。
然而,迅猛發展的智能語音識別在部分賣場促銷人員的口中,卻成“雞肋”一樣的存在。這又是怎麽回事呢?小編帶你來一起看看。

6月17日, 在這家國美的賣場中,小編看到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:畫質、音效依舊是智能電視推銷的熱點,但在對待智能語音識別功能上,有的促銷員反映熱烈,而有的促銷員卻是不怎麽願意多聊。這是為什麽呢?
原來,語音智能識別對方言的識別度較低成為促銷員不願多聊的主要原因。一位促銷員解釋說,智能語音識別是每個智能電視都有的,因為別家品牌都做智能語音識別,自己家品牌要是不做的話就會跟不上形勢。但是這位促銷員認為智能語音識別的用處並不大,尤其是以老人和小孩為主的家庭。目前他們所售彩電的語音方言識別限於四川話,因此一般不怎麽跟消費者介紹這一功能。
另一品牌的的促銷人員則用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表達了自己的看法。他認為智能語音識別的方言識別度確實比較低,以他的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來說,他們所售彩電的智能語音辨識度大概在60%左右。不過,他同時也表示,智能語音識別的記憶功能會在使用過程中逐漸彌補這一不足。
一探究竟,方言的識別度真的很低嗎?
那麽事實情況究竟如何呢,智能電視的方言識別真的很差嗎?對於促銷人員的話,抱著對促銷員的話半信半疑的態度,小編決定親自試一試。
小編拿起藍牙語音遙控器,按在語音鍵上,用方言說了句“播放《夏至未至》”,小編的方言得以辨識,電視劇可以播放。
對於方言識別的辨識問題,小編也上網問了一下度娘。原來,目前彩電的智能語音識別中,已經在多開發更多的方言識別能力,東北話、滬語,廣東話,川普、四川方言等已經可以實現,識別率也有一定的保證。相對於中國眾多的方言來說,可實現的方言識別不算多,總體來說,北方方言的識別度會相對較高。
如此看來,彩電的方言識別度其實並不算低,但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。小編認為,提高方言識別率是智能語音識別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。